成语故事

幼儿故事哲理小故事睡前小故事益智故事搞笑故事智慧故事成语故事幽默小故事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强词夺理的故事描述:战国时期,宋国大夫高阳应最喜欢强辩,而且强词夺理一定要赢。一次高阳应要盖一幢房子,有经验的木匠见湿木料去做梁柱,用不了多久就会造成房屋倒塌。高阳应则强行说湿木盖房有好处,就安排人盖,结果一年后该房屋就倒塌了。 强词夺理典故的意思: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巧夺天工的成语故事动画视频查看巧夺天工的意思>> 巧夺天工的故事描述: 东汉末年,曹操在官渡打败了袁绍,曹丕攻陷邺城进入袁府,占有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甄姑娘,并娶她为妻,曹丕称帝后,甄姑娘自然成为皇后,她每天都按照宫里的蛇盘的形状盘头发,虽然年纪超过40岁,曹丕夸她是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强作解人的故事描述:东晋时期,谢安年轻时对战国时期赵国公孙龙著的《白马论》不能理解,就去向金紫光禄大夫阮裕请教。阮裕写了一篇解说《白马论》的文章交给谢安。谢安对他的解说文更加看不明白,又去请教他。阮裕自叹道自己是强做解人。 强作解人典故的意思: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相关查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巧取豪夺的成语故事动画视频查看巧取豪夺的意思>> 巧取豪夺的故事描述: 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字元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非常喜爱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真笔字帖,欢喜的什么似的,立即要拿一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敲门砖的故事描述:古代科举考试,往往要考八股文,应考的人把八股文的套路练熟,以便在考场上应用。如果没考中,就说“撞太岁”,冒险撞运气;如果考中了,就把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称之“敲门砖”,进了门完全可以扔掉敲门的砖头。 敲门砖典故的意思: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巧言令色的故事描述:传说舜帝时期,皋陶和禹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大事,皋陶认为按先王之道处理政务,大臣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作为帝王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待人宽厚仁慈。禹补充说还要知人善任,有智慧的人才能用人得当,不会害怕那些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巧言令色典故的意思:巧言:花言巧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锲而不舍的故事描述:战国末期赵国哲学家荀况在《劝学》中讲到:学习同镂金石一样,刻一下就停下手来,烂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可以把它们刻穿,所以学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会有成效。 锲而不舍典故的意思: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秦镜高悬的成语故事动画视频查看秦镜高悬的意思>> 秦镜高悬的故事描述: 传说秦朝咸阳宫中有一面神奇的镜子,他宽四尺,高五尺,正反两面都能照人,人在镜前镜中影子是倒立的,用手按住胸口照镜可以显示五脏六腑,可以看出人体内的病灶,还能看出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秦始皇经常用该镜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秦楼楚馆的故事描述: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特别擅长吹箫,秦穆公特地为她修建了一座凤楼,也叫秦楼,弄玉在此楼吹箫作乐。楚灵王特别好色,修建了章华宫,挑选全国最漂亮的女子住在那里,供他玩乐。后人称章华宫为楚馆。 秦楼楚馆典故的意思:泛指歌舞场所。多指妓院。 相关查询:秦楼楚馆的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秦晋之好的成语故事动画视频查看秦晋之好的意思>> 秦晋之好的故事描述: 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为争夺霸主地位经常兵戎相见,但又彼此通婚联姻。晋献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公,秦穆公把女儿文赢嫁给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晋文公)。晋文公又让太子姬娶秦国公主。秦穆公抓了晋惠公,穆公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青梅竹马的故事描述:古代金陵城长干里街道住着两户人家,两家均有孩子,他们从小在一起玩耍,小男孩骑着竹竿当马,欢快地跑出来,女孩见梅树上长着许多青梅就叫男孩去摘。男孩给他摘下许多。后来两个小孩长大结为夫妻,双双恩爱白头到老。 青梅竹马典故的意思: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勤能补拙的故事描述:公元825年,唐敬宗将杭州刺史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苏州是唐东南地区最大的州,地方事务繁杂。白居易上任谢绝所有的宴请,一心处理政务,很快就熟悉当地的情况,整顿吏治,赢得老百姓的好评。他认为自己生来笨拙只有靠勤奋来弥补。 勤能补拙典故的意思: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青钱万选的故事描述:唐朝工部侍郎张荐的爷爷张文成在唐高宗李治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歧王李范府里的参军,因为他不善于巴结,官运一直不好。他想通过科举考试去解决官职问题,他一连考了八次,每次都是“甲科”均没有安排,人称他是“青钱学士”。 青钱万选典故的意思:比喻文章出众。 相关查询: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青出于蓝的故事描述: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过来向李谧求教。同学们做歌:“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青出于蓝典故的意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2-03
    清风两袖的故事描述:明朝时期,于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很敬佩苏武、诸葛亮、文天祥等,他先后在明宣宗、英宗、代宗各朝做官,为官十分清廉,从不揽权纳贿和向权贵进贡,《入京》诗有体现:“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清风两袖典故的意思:衣袖中除清 ...[查看详情]

亲爱的,把 成语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