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幼儿故事哲理小故事睡前小故事益智故事搞笑故事智慧故事成语故事幽默小故事

  • 阅读:6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华陀(tuó)是东汉末年闻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jiǔ)各科,医术高明,诊断正确,在我国医学史上享(xiǎng)有很高的地位。   华陀给病人诊疗时,能够根据不同的状况,开出不同的处方。   有一次,州官倪(ní)寻和李延一同到华陀那儿看病... ...[查看详情]
  • 阅读:7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接纳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预备谋反。于是,他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托辞自己预备巡游云梦泽,要诸侯前往陈地相会。韩信知道后,杀了钟离昧来到陈地见刘邦,刘邦便下令将韩信逮捕。押回洛阳。回到洛阳后,刘邦知道韩信并没谋反的事,又想到... ...[查看详情]
  • 阅读:12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有一次,东晋顾恺之和桓玄,在建康殷仲堪家中谈笑取乐。他们约定说“危语”(用一句话形容一个非常危险的状况)。大家说的高兴时,突然之间旁边一位参军插嘴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因为事先在场的殷仲堪正好是瞎了一只眼睛的,听了此话自发难堪,但又不便当众发怒,只好说了一句语双关的话... ...[查看详情]
  • 阅读:13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商朝末年,商纣王暴虐无道,激起老百姓极大的愤慨,就连诸侯们也看不过,认为他不像一个治国之君。事先有一个诸侯叫姬昌,他主张实施仁政,反对纣王的暴政,纣王便把他抓了起来。之后他的儿子姬发即位,便联合诸侯起兵讨伐商纣,大军渡过黄河,向商都进发,在牧野这个地方与纣王的军队交兵,打了一场...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春秋中期,楚国在中原称霸,楚庄王根本不把邻近的小国放在眼里。有一次,他派大夫申舟出使齐国,指示他经过宋国的时候,不需要向它借路。申舟估计到这样一来,必定会触怒宋国,说不定因此而被杀死。但庄王保持要他这样做,并向他保证,如果他被宋国杀死,自己将出兵讨伐宋国,为他报仇。申舟没有办法... ...[查看详情]
  • 阅读:3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战国前期,赵国出了一位闻名的思想家,名叫荀况,人们把他的著作称为《荀子》。  《荀子》这部著作共有三十二篇,其中一篇叫《正论》,是专门议论政治的。文中提出一个看法:国君要在百姓面前作出好的榜样。残暴的国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汤打倒,商纣被周武王消灭等,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好事。  ... ...[查看详情]
  • 阅读:12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今河南叶县附近)。     叶县大夫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树林(wood)里歇息。弟子们读书,孔子独自弹琴。一曲未了,一条船停在附近的河岸边,一位须眉全白的老渔夫走上河岸,坐在树林的另一头,侧耳恭听孔子的弹奏。孔子弹完了一支曲子后,渔夫招手叫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路到他跟前,而且问道:“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  子路... ...[查看详情]
  • 阅读:3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在南北朝的时候,北魏有一个名叫元齐的人,他很有才能,屡立功勋。天子非常敬重他,封他为河间公。  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志。他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是一个有才华但又很骄傲的年轻人。孝文帝很赏识他,任命他为洛阳令。  不久以后,孝文帝采纳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发起,从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 ...[查看详情]
  • 阅读:10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费邑(今山东费县),他虽然名位是卿大夫,但权势极大,甚至超出事先国君鲁哀公。季康子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伐附近的一个叫颛臾的小国,把它并吞过来。  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事先都是季康子的谋臣,他俩觉得很难谏劝季康子,于是向孔子指教。孔... ...[查看详情]
  • 阅读:9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公元前213年,有一日,秦始皇在咸阳宫摆席祝贺打败匈奴等少民族的大喜事。文武官员全出席了。有七十个在学术思想上有名望有地位的博士,也参加了这次宴会。在宴会上博士的领袖周青臣举杯颂扬秦始皇的功德。秦始皇听了周青臣的颂扬,连连夸奖周青臣道:“说得好!说得好!”  可是这番颂扬却触怒...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杜甫在长安过了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潼关失守,四十五岁的杜甫去投奔肃宗天子,半路被抓,半年后逃离,在彭原郡见到肃宗,被封为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三年后,关中大饥荒,杜甫的孩子被饿死了好几个,生活难以维持,只好弃官逃难到成都,在朋友帮助... ...[查看详情]
  • 阅读:8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战国时,有一年齐国发生饥荒,许多人饿死。孟子的弟子陈臻(zhen)听到这个新闻,赶忙来找老师,心情重重的地说:“老师,您听说了吗?齐国闹饥荒,人都快饿死了。人都以为老师您会再次劝说齐王,请他打开棠地的谷仓救济百姓。我看不能再这样做了吧。”  孟子回答说:“再这样做,我就成为冯妇... ...[查看详情]
  • 阅读:13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路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马氏专权后,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居山阳,而山巨源之后在司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从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骑常侍时,想请嵇康出来代理他原来的吏部侍郎官职,遭到了嵇康的... ...[查看详情]
  • 阅读:11次   故事时间:2022-10-12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的名医,作过齐国都城治理粮仓的长官,又称太仓公。他年轻时就喜爱医术。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向同郡元里的公乘阳庆拜师学习医术。这时阳庆已七十多岁,就把自己掌握的秘方全给了他,并传授给他黄帝、扁鹊的脉书,和调查面部不同颜色来诊病的方式,使他预先知道病人的生死... ...[查看详情]

亲爱的,把 成语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